团学快讯

青春灯塔 文旅担当|薪火八十载,嘉庚体育魂——“诚毅薪火”实践队赴大田开展“嘉庚与龙舟文化”主题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21  浏览次数: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诚毅薪火”实践队于近日深入三明大田等地,以“红色研学+体育实践+文化传承”三位一体模式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重走红色足迹, 感悟体育强军初心      

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必须赓续红色血脉,将体育精神与爱国教育深度融合。实践队首站来到湖美乡高才村苏维埃政府旧址,湖美乡统战部部长张皇滨与实践队指导老师联手“同上一堂思政课”,带领队员们重温了80年前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抢渡榕溪”的峥嵘岁月。

(朱炜老师为实践队师生讲解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历史) 

(湖美乡统战部张部长为实践队师生讲解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历史)    

追寻抗战记忆, 赓续教育救国精神    

在大田一中“9·20日寇轰炸大田纪事墙”前,实践队开展了“烽火中的体育课堂”情景教学。讲解员介绍,“1942年集美职校师生在弹坑旁坚持晨跑,用毛竹自制龙舟桨组织训练”。这生动印证了“诚毅”校训精神和陈嘉庚先生“教育不可一日无体育”的远见卓识,使实践队员们在历史回眸中感悟体育精神的传承。

(实践队师生参观大田一中9·20日寇轰炸大田纪事墙)    

传承龙舟文化, 践行体育强国使命      

实践队将红色教育成果转化为育人实践,在大田县城关第二小学开展“嘉庚龙舟文化进校园”活动。亚运会龙舟冠军郑家欣以“嘉庚精神与龙舟文化”为主题,为师生带来一堂“大思政课”。他结合自身备战亚运时的经历,解读龙舟运动中“同舟共济、奋楫争先”的精神密码:“80年前,先辈用竹桨划出民族气节;今天,我们用科技桨劈波斩浪,这是体育精神的传承,更是时代使命的接力。”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海洋文化与旅游学院与大田县城关第二小学完成共建单位签约) 

(郑家欣老师为学生讲授《嘉庚精神与龙舟文化》) 

(郑家欣老师与学生一起搭建龙舟模型) 

在“模拟龙舟赛”环节,实践队指导孩子们手持桨具,分组配合,齐声喊号,模拟真实划龙舟的节奏与氛围。五年级学生涂希钥兴奋地说:“原来划龙舟真的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就像嘉庚爷爷说的那样要团结。”

(郑家欣老师指导学生划桨动作) 

(实践队员示范龙舟划桨动作) 

为了让嘉庚体育精神在更广阔的天地生根发芽,实践队还将目光投向乡村振兴的实践场。他们奔赴大田县湖美乡七星湖,调研龙舟等水上运动的发展潜力,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实践队还与湖美乡政府负责人召开座谈会,双方围绕生态保护、产业发展等现状深入交流。

(湖美乡政府负责人介绍七星湖情况)    

赓续精神血脉, 书写新时代诚毅答卷     

此次实践以“抗战记忆—嘉庚精神—体育强国”为主线,构建“红色资源转化、传统文化创新、专业能力赋能”三维育人模式。让“诚毅”校训与龙舟文化在校园落地生根。正如实践队指导老师王彬清所说:“从战火中的竹桨到亚运赛场的碳纤维桨,改变的是材料工艺,不变的是中华儿女‘同舟共济、自强不息’的精神密码。新时代青年要传承好这份精神遗产,在体育强国建设中勇当先锋。” 

(实践队与同学们合影)    

站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历史节点,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青年学子用脚步丈量信仰,用专业服务基层,用青春告慰先辈。正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重要指示的生动实践。通过将抗战记忆融入体育教学,实践队创新构建“历史场景+现实课堂”育人模式,让青年学子在沉浸式体验中厚植家国情怀。



网站备案:闽ICP备05012398号 Copyright © 2008-2009 WWW.XMOC.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维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