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学快讯

红旅筑梦,盐艺润心:“盐途有我”泉港公益行纪实——航海学院“盐途有我”实践队暑期“三下乡”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25  浏览次数:

2025年6月,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盐途有我”实践队在钟惠萍、庄小红、官磊、黄土荣四位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赴泉州市泉港区开展以“蓝田薪火,非遗躬行”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聚焦红色文化传承与药盐雕非遗技艺保护,通过深入调研、互动宣讲、非遗体验等多种形式,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和公益事业发展,推动红色文旅融合,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服务社会、赋能地方的青春担当。

踏访红基,赓续血脉,传承红色基因

6月27日上午,实践队首站抵达泉港望海楼红色教育基地。作为泉州市最早解放的区域之一,这里见证了爱国华侨创办“平民小学”、地下革命组织发展等光辉历史。成员们认真聆听老先生讲述革命故事,深入学习红色历史,体悟红色文化的当代表达和青年责任。



法治护航,情暖童心,播撒法治种子

6月27日下午,实践队前往泉港鸢峰小学开展“法治进校园”公益宣讲。宣讲结合生活案例,采用故事化、互动式方式讲解法律常识,帮助孩子们树立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现场气氛热烈,孩子们积极参与,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成效。


探访盐艺,对话非遗,传承匠心文化

6月28日上午,实践队走进山腰盐场文博园,学习海盐的传统晒制技艺,了解药盐雕发展历程。成员们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深入交流,围绕“非遗推广”“文旅融合传播”等议题展开研讨,提出非遗技艺传承推广建设、文创产品开发等保护与传播路径,推动海盐文化创新传承,为非遗活化注入青年视角和新思维。



非遗润童心 匠心筑公益

6月28日下午,实践队再次来到鸢峰小学,开展“盐雕进课堂”非遗体验活动。课堂采用模具成型方式代替传统雕刻,让孩子们亲手完成属于自己的盐雕作品。课堂上,孩子们兴致盎然,不仅学到了技艺,更对非遗产生了浓厚兴趣。此次活动让非遗技艺真正实现从“观赏”到“参与”的转变,激发传承活力。



青春接力 薪火永续

此次“三下乡”活动以青年视角聚焦乡村振兴,巧妙融合红色教育、法治宣传、非遗传承与文旅调研,拓展了高校社会实践服务地方的深度与广度。通过“盐途有我”系列活动,团队成员不仅在社会课堂中提升了自身素养,也为泉港区公益服务与文化保护注入了青春活力。




网站备案:闽ICP备05012398号 Copyright © 2008-2009 WWW.XMOC.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维网科技